江蘇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 訴說老工業基地“轉型之變”
本報記者 吳云
“以前是一打開窗戶就是垃圾,現在推開窗戶滿眼都是綠色。我們小區也有了自己的‘后花園’?!蓖巴饨衲晷陆ǔ傻目诖珗@,家住徐州東方錦城小區的劉女士笑容中帶著滿滿的獲得感。
森林覆蓋率27.8%,林木覆蓋率31.23%,綠在城中,城在綠中。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更是徐州發展最動人的旋律。近年來,江蘇徐州以綠為基,治山護水,保衛藍天碧水,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努力為老百姓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兩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
綠樹繞湖畔,魚躍鳥飛翔。秋日里的窯灣鎮駱馬湖畔波光浩渺、水天一色,繞城、穿城而過的河水倒映著古鎮的碧綠,吸引著附近村民嬉戲游玩。
“經過水系疏通,我們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后河水沖壞莊稼了?,F在壩也修了、河也護了、水也清了,小動物也多了?!贝迕駥O先勇欣慰地說。
孫先勇提到的窯灣鎮水系疏通項目,已被列入全國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簡稱“山水工程”)。
今年6月,經過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專家評審,江蘇 “南水北調東線湖網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入圍“山水工程”,其中涉及徐州2個單元7個項目,居全省第一。
這是對徐州近年來生態修復工程的極大肯定。
明眼可見,徐州這些年生態修復的腳步愈加穩健,目標愈加清晰。
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和江蘇省重要的資源型城市,長期大規模開采給徐州遺留了42萬余畝采煤塌陷地,也為自身發展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經濟發展浪潮中,多年的采礦歷史給全市留下了400多座廢棄礦山,不僅是視覺上的污染,且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礦山修復體量大、投資大,在全國都是一道“難題”。
如今,一道道難題被攻破。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州考察時強調,塌陷區要堅持走符合國情的轉型發展之路,打造綠水青山,并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幾年來,徐州牢記囑托,穩步推進采煤塌陷地生態修復。截至2021年底,已累計治理采煤塌陷地26.64萬畝。潘安湖、九里湖、安國湖,全市三個采煤塌陷地上建起的國家濕地公園,成為“國字號”。
生態修復耗資巨大,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投入顯然不行,徐州于2020年開始探索礦山修復市場化,向廢棄礦山要顏值、要效益,開發“綠色動能”。
“生態修復不能簡單地‘填坑填洞加覆綠’,而是要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環境,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將綠水青山留給子孫后代?!笔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徐州一直秉承著“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因地制宜、科學布局。
2021年12月底,徐州市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項目順利收官,完成項目104個?!拔迥暧媱潯本o隨其后列上日程,共安排生態修復重點項目五大類84項,總投資約224.8億元。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作為“兩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徐州在生態嬗變中不斷探索恢復“綠水青山”、實現“金山銀山”的徐州路徑,描繪“美麗徐州”新畫卷。
藍天綠水的奮勇守護者
一個夏天跑壞了三雙鞋,一張臉曬得黝黑,兼任 “河長”的銅山區房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冉,是一位“鐵腳”鎮長,也是房村鎮生態環境的“守護人”。
運料河八王橋斷面是銅山區三個國考斷面之一,位于房村鎮轄區內,張冉常常冒著炎炎烈日巡河。如何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打好碧水保衛戰,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標本兼治做好治水工作,張冉與公安、城管、土地等部門開展聯合監管執法,采取對運料河主河道及沿線支流匯入的190多處入河排污口、農田退水口進行截流封堵等措施,讓房村鎮運料河國考斷面水質得以不斷提升。
每到祭祀高峰期和秋冬季節,泉山區金山街道辦事處主任鄭璐都會來到拉犁山腳下巡查森林防火情況。作為一名林長,她承擔著辦事處轄區內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發展工作。
除了“河長”“林長”,徐州還有“點位長”,分別對江河湖泊、林草資源、空氣質量等負責。
點位長的“活兒”也很艱巨。以鼓樓區為例,由區委書記任國控站點點位長,區長任省控站點點位長,各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市控站點點位長,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除了地方黨政領導擔任的“長”,還有一些民間的“長”和志愿者。
“江蘇省最美民間河長”胡福志從1998年起參加故黃河水面保潔工作,作為故黃河市區段河道打撈隊員、故黃河民間河長,他每天天剛亮便沿河查看溢洪口是否溢污、河面是否有漂浮物以及水生植物生長等情況,一年到頭堅守在黃河邊上。20多年他來巡查往返十余萬公里,騎壞了三輛電動車和一輛助力車。
8月5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2年度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其中子承父業義務守護京杭大運河13載的“運河漢子”王大亮榜上有名。
44歲的王大亮是沛縣湖西農場大運河的一名義務巡河員, 2009年父親去世后,他接棒繼續護河、巡河。去年當選縣政協委員后,他交出了題為《加強運河環境治理 筑牢水之源保護》的提案,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保護大運河。
有了這些人的守護,徐州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2021年,市區優良天數289天,同比增加29天,優良率79.2%,同比提升8.2個百分點;PM2.5濃度42μg/m3,同比降低16%,兩項指標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一; 7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
和諧共生的探索引領者
今年重新開放的彭城廣場,吸引眾多市民前往休閑、觀賞。它不僅是城市的“綠心”,也是徐州8處省級“樂享園林”之一。
在徐州,既有大刀闊斧的修山治水,亦有精雕細琢的園林打造,將楚風漢韻、南秀北雄描摹得淋漓盡致?!熬G色版圖”不僅要“恢復”,要“保衛”,還要“創建?!?/span>
2021年,徐州全年26項園林城建重點工程建設任務有序推進,完成工程投資15.22億元,工程建設總面積415萬平方米;全市完成成片造林面積17.53萬畝(116.8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27.8%,連續十六年位居全省第一。
徐州,不僅做出了在“石頭縫里”“繡”森林城市的創舉,而且在近幾年實現總量增長的同時,不斷進行著林業結構的優化,久久為功地描畫著一幅青山綠水畫卷。
一座生態宜居城市,需要創建的不僅僅是秀美怡人的綠,更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在剛剛結束的全省生態環境教育培訓班上,鼓樓生態園小學代表徐州市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這所生態主題學校,經常帶領學生尋找并嘗試解決校園中的生態問題。
孩子們仔細觀察鳥兒的生活習性,為鳥兒制作小鳥喂食器和鳥巢;外出觀測蝴蝶等昆蟲,給流浪貓做窩;陳思翰和李玟嫻兩位同學結合實踐撰寫的論文《以蟲治蟲——蚜蟲的生物防治》,獲得徐州市科技創新成果獎。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逐漸在全城厚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還需要嚴格的法律制度來規范、保障。
如何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6月,《徐州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創新實行“1+7”生態損害賠償制度體系,試點簡易評估程序,在全國生態損害賠償改革的背景下呈現諸多亮點。
如何應對“多頭管理”,更好地保護駱馬湖?7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了《徐州市駱馬湖水環境保護條例》和《宿遷市駱馬湖水環境保護條例》,11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徐州首次正式與淮海經濟區其他城市開展協同立法,兩地共護“母親湖”。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耙怀乔嗌桨氤呛?訴說著發展之變。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都是對這座生態宜居城市的高度認可。近日又有喜訊傳來,國務院同意徐州市以創新引領資源型地區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編輯:孟祥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郵儲銀行新沂市支行 堅定履行責任 服務地方發展
新沂 / 時間:2023.02.01
-
“百姓名嘴”進村居講理論
沛縣 / 時間:2023.02.01
-
我市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開新局
經濟技術開發區 / 時間:2023.02.01
-
送崗位送技能 接上門安頓好
要聞 / 時間:2023.02.01
-
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 宋樂偉講話 王劍鋒主持
要聞 / 時間:2023.01.31